定向天线的前后对比

定向天线的前后对比

图片.png

• 该指标只对定向天线有意义。指天线前向最大辐射方向的功率密度与后向±30度范围
内的最大辐射方向的功率密度的比值。前后比反映天线对后向干扰的抑制能力。
• WLAN前后比典型值:室外扇区天线 > 20 dB。


图片.png

• 为了控制天线的覆盖范围,并减小干扰,天线的下倾角需要调整。
• 下倾角调整有两种方式:
▫ 机械下倾:通过调整天线安装角度,增大下倾角。
▪ 当机械调节角度超过垂直面半功率波束宽度时,基站天线的水平面波束覆
盖将变形(机械下倾角度一般不能超过天线垂直面的半功率波束宽度),
影响扇区的覆盖控制。
▫ 电下倾:通过调整天线馈电网络的相位改变下倾角。电下倾方式主要有以下几
种实现方式:
▪ 固定波束电下倾:天线设计时,通过控制辐射单元的幅度和相位,使天线
主波束偏离天线阵列单元取向的法线方向一定的角度(如:3°、6°、
9°等),并与机械下倾配合,调节范围可以达到18-20°。
▪ 手动连续可调波束电下倾:基站天线设计时采用可调移相器,获得主波束
指向连续调节,调节范围可以达到0-10°。
▪ 有线远控波束俯角电调:该类型基站天线在设计时增加了微型伺服系统,
通过精密电机控制移相器达到遥控调节目的。不过,由于增加了有源控制
电路,天线可靠性下降,同时防雷问题变得复杂。


1、本站资源长期持续更新。
2、本资源基本为原创,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,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。
3、本站大部分文章的截图来源实验测试环境,请不要在生产环境中随意模仿,以免带来灾难性后果。

转载请保留出处:  www.zh-cjh.com珠海陈坚浩博客 » 定向天线的前后对比

作者: cjh


手机扫一扫,手机上查看此文章:

一切源于价值!

其他 模板文件不存在: ./template/plugins/comment/pc/index.htm

未雨绸缪、居安思危!

数据安全、有备无患!

注意操作、数据无价!

一切源于价值!

AI智能客服 ×